盛夏时节,校园本应归于宁静。但在广州体育学院行政楼621会议室,却是另一番紧张有序的忙碌景象。根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关于开展试卷、毕业论文(设计)与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报告自查自建工作的通知》(广体教〔2025〕142号),国际教育学院迅速反应,启动专项自查自建工作,集中开展近四个学期教学资料的核查与分析。
通知发出时,恰逢暑假刚刚开始,不少教师原已踏上返乡或休整的行程。接到任务后,他们毫不犹豫地退票改签、打包行李返穗返岗。有人从老家连夜赶回,有人匆匆结束旅行行程,有人临时将孩子托付亲友、安顿好家中事务后便投身工作。他们带着风尘仆仆的行囊,齐聚行政楼621,只为守护教学质量的底线,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
会议室内,工作台被各类教学档案、试卷册、评分表与达成度分析材料铺满。老师们在长桌前认真核对数据、归档材料。有的低声讨论课程指标点与题目映射,有的在台账上勾画标记,有的则埋头逐页比对评分细则。副院长冯政和副院长石洁琦组织并参与核查,与教师们一起交流进度与标准,现场气氛既紧张高效,又温暖有力。
在资料归档区,大学外语部副主任许韶明和钟圆成正核对每一份试卷是否附有评分标准、标准答案及签名记录。在另一角,教学骨干李少兰,赖海燕,姚新等老师围绕达成度支撑材料展开讨论,老师们积极记录下反馈建议,交流改进措施。即便正值假期,大家仍秉持高度的专业精神与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本次教学质量的“体检”工作。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今天下午广州突降暴雨,校园道路湿滑,但这场骤雨并未浇灭教师们的热情。大家撑伞而来、冒雨赶到,衣衫未干便投入审核工作。湿漉漉的伞堆在门口,雨珠滴落在地砖上,而会议室内却灯光明亮、人声低语、纸张翻动声此起彼伏。试卷如镜,照见教风;答卷为尺,丈量学风——这一切,构成了夏日校园中最动人的一幕。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自查不仅是教学资料的一次系统回顾,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质量意识的深度再确认。面对高标准要求和多维数据的梳理过程,教师们更加体会到课程设计、考核方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紧密关联的重要性,也对后续课程改革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国际教育学院将以此次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努力构建全过程、可追溯、能闭环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