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5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专家组一行莅临广州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调研指导。国际教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外语部骨干等参加座谈,在调研座谈会上,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石洁琦代表学院作了详细汇报。她从学院概况、迎评准备工作、整改成效、特色亮点、国际交流成果、现存问题及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副院长冯政还特别介绍了学院在国际招生管理、海外项目拓展及多语种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与阶段成果,表示学院将以此次评估为契机,进一步聚焦问题整改,深化内涵建设,切实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
在听取工作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听课评课等多种方式的基础上,专家组对国际教育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学院在自评准备过程中思路清晰、组织有序,并对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教学亮点:融合创新、数字赋能、思政有力
一是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国际教育学院依托“体育+语言+文化”优势,打造复合型课程体系,推进专业跨界整合,为培养具备国际传播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提供保障。
二是教学平台信息化水平较高。学院积极推动“智教融合”建设,组织教师参加AI辅助教学及智慧平台培训,强化教学过程数据化、互动化、智能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课程思政成效突出。围绕“一课程一特色”建设模式,课程如《日语文化对比》《体育英语》深度融合文化认同与价值塑造,思政元素全课程渗透。学院还修订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听课评课机制,持续提升课程思政质量。
管理整改:规范有序、育人深化、机制完善
面对审核评估标准,学院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改进,已完成多项整改:
教学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印发《教学评比活动通知》《开学教学检查通知》等制度,建立“督导—教师—学生”三方反馈机制,强化全过程质量监控。
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双向深入。学院修订《立德树人实施办法》,推动育人理念融入课程大纲,并累计表彰先进教师45人次,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不断优化。实施“最美学生”评选、增设实践创新项目,形成“季度自查—年度复盘”机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材料建设规范化水平。
外语部:教学研改并举,夯实基础能力建设
外语部作为国际教育学院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教研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持续强化教学管理与教师发展:
教学工作方面,严格落实“四大件”教学准备、“第一课”标准及考试制度执行,规范教学资料归档,组织四六级监考与试题管理工作。
教研活动方面,组织开展“新时代外语”平台、中科卓软系统、希沃黑板等多轮次培训,部署学习“DeepSeek”系列公开课,推动AI赋能外语教学实践;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创新大赛,不断提升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效。
教师发展方面,制定《工作管理条例》和《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开展教师竞赛、专题研讨等多元化活动,注重青年教师成长与团队专业素养提升。
国际成果:招生稳步、项目拓展、氛围浓厚
在推进国际化办学方面,国际教育学院持续取得积极进展:
招生与管理创新方面,在疫情期间有效实施远程指导,助力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通过优化招生流程,成功培养韩国籍硕士生升读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形成示范路径。
合作项目稳步拓展,目前正积极推进与英国阿伯泰大学的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加拿大西三一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同步跟进;同时拓展与丹麦、泰国等国家合作,签署多项国际教育协议。
国际化氛围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30余名学生通过雅思考试赴海外深造,近50位青年教师获国(境)外高校录取攻读博士;成功承办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组织港澳台学生开展国情教育。2024年,师生出访总数达135人,出访目的地涵盖美、英、澳、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访学、交流、竞赛等多类任务,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专家反馈与整改方向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也指出了当前工作中需改进的方面:
课堂教学管理仍需加强。部分教师需进一步强化课堂秩序维护,增强教学组织力与课堂驾驭能力;
试卷管理尚存细节问题。命题、阅卷、试卷归档等环节需更加严谨规范,确保评估材料经得起查验。
持续改进,服务大局
国际教育学院表示,将以本次专家组调研为契机,全面梳理存在问题,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教学质量再提升、改革举措再深化、国际影响力再拓展,持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贡献力量。